广医要闻

基础医学院举行2025年度本科生导师聘任仪式

来源:基础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3

除了实施5+X一体化培养

广医的这一专业首次为2024级学生配备

“基础-临床”融合式学术导师组

强化疾病导向的医学研究

它,是哪个专业?

10月11日,2025年度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聘任仪式在番禺校区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副校长李建华、付晓东,相关职能部门、基础医学院负责人,导师代表,基础医学专业2024、2025级本科生参加仪式。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章喜明主持仪式。

E6923

参加2025年度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聘任仪式的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首设基础-临床导师组

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102902

基础医学院院长冯杜致辞

聘任仪式上,基础医学院院长冯杜在致辞中表示,基础医学专业强化“基础-临床贯通融合、医理工多学科交叉”的培养特色,实行全程导师制和名师引导下的精英化教育。坚持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本科生导师,学业导师大部分为正高职称、研究生导师,基础学科的学术导师均为正高职称、博士生导师,其中,来自广州实验室、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PI占比超过30%。

在大一配备学业导师的基础上,本年度,学院首次为2024级再配备“基础—临床”融合式学术导师组,包括一名来自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基础学科导师、一名来自附属医院的临床导师,以促进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强化疾病导向的医学研究。学院将通过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学业、学术指导,助力同学们成长为具有突出科研创新、引领未来医学发展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1174A9

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尹梅宣读聘任文件

学院聘任姚红杰等42位同志为基础医学专业2024级本科生学术导师,组建“基础-临床”融合式学术导师组;聘任王乐禹等31位同志为基础医学专业2025级本科生学业导师。

C963F

C9535

C3001

学院负责人为2024、2025级本科生导师颁发聘书

695AA

导师代表刘铭教授发言

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刘铭教授代表全体导师发言。他认为,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打牢理论基础是首要任务。导师要以学生兴趣为导向,避免过早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加以限制,对于学生所具备的专长领域,引导其进行拓展,并加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其科研思维能力,还应强化基础与临床的交叉融合,引导学生开展疾病导向的医学研究。此外,导师还要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D39FF

2024级学生代表方绮曼发言

EA752

2025级新生代表郭亦欣发言

2024级的方绮曼同学、2025级的郭亦欣同学围绕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方绮曼回顾了一年多的成长历程,并鼓励新生们在专业中扎根、在科研中探索、在锻炼中强健,在医学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郭亦欣表示,自己逐渐认识到基础学科是连接临床与生命的“桥梁学科”,并呼吁同学们以“南山精神”为指引,在医学道路上坚定前行,不负青春与时代。

42445

CBE3F

学校领导为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授袍、赠书

传承广医大学精神

培育更好的“学术之心”

E2338

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对师生提出寄语

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在讲话中指出,基础医学院汇聚了全校和国家级实验室的优质师资力量,实施了双导师制、本科生参加科研等创新举措,前三届学生在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和学科竞赛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体现了培养成效。随后,她对学院全体师生提出三点希望:

不忘求学初心 牢记责任使命

基础医学是医学之基,对培育面向未来的医学科技创新和健康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在导师的引导下,热爱基础医学专业,积极投入到专业发展中,传承“广医人精神”和“南山精神”,培育更好的“学术之心”“科研之心”。

坚持脚踏实地 练就过硬本领

基础医学院配备学业导师、学术导师,双导师全程指引学生成长。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好学校所搭建的学习、科研以及医学实践平台,多向导师请教,在日积月累中收获知识,在苦干实干中练就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

勇于开拓创新 增强创新能力

学校基础医学专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希望导师们以精湛的学术素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推动学科向前发展。希望同学们秉持“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学习态度,努力成为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医学“南山班”

探索“5+X”本研一体化培养

坚持“小班制、研究型、精英化”办学思路,试行“5+X”一体化招生与培养。

2024年,专业入选广东省“长基计划”首批种子专业及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并新增“5+X”本研一体化招生,从高考优秀学生中招录了8名“5+X”一体化的学生,同时,在第一学年期末,在南山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相关专业五年制学生中,选拔7名优秀学生进入基础医学“5+X”一体化培养。争取实现课程、导师、科研项目的无缝衔接,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成才路径。

2025年,从高考优秀学生中招录了5名“5+X”一体化的学生,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在实验区内开展学生选拔工作,并对“5+X”一体化培养的学生进行动态管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ac米兰官方网站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ac米兰(milan)官方网站 - Official Website(2025) 粤ICP备号